
第103章南宋终亡
杀贼!杀贼!杀贼!
见到那神秘男子腰间宝剑上的“霍”字时,无数观众都是心头一震,不由议论纷纷起来。
“那人莫非就是霍去病?!!”
“我凑,莫非高阳大大要让辛弃疾与霍去病见一面吧,这个脑洞完全没想到啊。”
“据说霍去病是辛弃疾一生的偶像,就连名字也是有模仿的意思,如果他们真能相见,那估计是最早的粉丝见面会了。”
“哎,倘若辛弃疾能生在汉武帝时期,那别说封狼居胥了,我们的国家,应该在北极!!!!!”
......
正当观众们想要看清楚霍去病的身影时,画面中的景象逐渐黯淡下去,一切都逐渐消散。
片刻之后,画面中再次亮起。
右上角也是浮现出两行文字。
开禧三年,即1207年,秋。
江西,铅山。
镜头下,一身黑色劲装的高阳,终于出现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中。
“哇,这是高阳大佬?!差点没认出来,感觉跟换了人一样,如果配上一把剑,那就是行走江湖的侠客啊。”
“不过,按照这个时间,应该是要去见辛弃疾吧。”
“哎,没错,开禧三年,也是辛弃疾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镜头下,高阳走过江南的小桥流水,来到一片充满生机,郁郁葱葱的田园之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然而,天空中却是乌云滚滚,仿佛暴雨将至。
镜头下,房间的病床上,一位骨瘦如柴的白发老人,强撑着身体坐起身来,剧烈地喘息着。
他的浑浊的目光,似乎已经看不太清眼前的东西,却一动不动地遥望着窗外的远方。
那里,是北方。
刻骨铭心的北方。
望北归,望北归,此生不见宋北归....
眼见这一幕,观众都是心中一紧,甚至有些不敢去看镜头下那双满是沧桑,但是却有无比执着的目光。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哎,辛弃疾真是意难平啊。”
“别说了,这个眼神也催泪了,烈士暮年,英雄末路,真是让人不敢去看啊。”
“稼轩先生,如今华夏山河一统,你的愿望终究由千百年后的后人们完成了。”
......
这一刻。
高阳身影出现在了茅庐之外,静静地看向已经走到人生尽头的辛弃疾,目光低垂。
目光交错之间,辛弃疾似乎有所感应,他看了一眼高阳,像是明白自己要走向人生尽头一般,深陷的眼窝中,满是不甘,满是如同大地沉重的棋盘。
这一刻,他又想起了在北方的少年时期,爷爷辛赞带着他登高望远,指画河山,让他牢记以后一定要统一国家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
“八百里……”
说道这里,他最后的力气似乎已经用尽,连撑起身体的手臂也是瘫软了下去,整个人倒在病床上无力的颤抖着。
茅屋前,高阳见到辛弃疾的那一刻,心中竟是也有些熟悉之感。
他神色肃穆的推门而出,对着病床上的辛弃疾拱手行礼。
“来者……何人……”
此时,辛弃疾似乎已经没有力气看他一眼,只是虚弱的问道。
闻言,高阳目光崇敬,拱手说道。
“晚辈高阳,来自八百多年之后,今日前来拜见稼轩前辈。”
此话一出。
房间中陷入一片沉默,窗外却是响起了滴答的雨声,哗啦啦连成一片,暴雨终究还是来了。
辛弃疾满是皱纹的脸上不见波澜,只道是自己人之将死,所见所听,皆是光怪陆离之事。
想来,他只当高阳是传说中勾人魂魄的地府判官,亦或是自己幻觉。
日后,大宋可曾收复失土?”
片刻之后,他最终还是问出了牵挂一生的事业,眼底满是压抑不住地忐忑。
听此,高阳沉默了片刻,随即说道。
“未曾。”
“南宋终亡。”
房间内气氛一时间沉入了冰点。
却听见,辛弃疾剧烈的咳嗽起来,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绝望之色,却依旧偏执地出口追问道。
“可是金贼所为?”
闻言,高阳微微摇头,深呼吸了一下,这才强忍着内心的触动沉声说道。
“崖山海战,南宋败于蒙古。”
“大宋最后的丞相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投海自尽,无数忠臣烈民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血染沧海。”
刹那间,辛弃疾挣扎想要坐起的身体一僵,整个人如同失去灵魂般,不敢相信大宋的结局竟会如此悲惨。
原来,一切都是徒劳。
自己一生的愿望,都只能空中楼阁,今生不能实现,也永远不能实现。
这一刻。
天空中雷霆炸响,惨白的光线笼罩了一切。
屋内二人的脸上,也是都是沾染上一抹清辉冷峻。
辛弃疾却仿佛听见了冲锋的战鼓一般,他的目光中却陡然间爆发出惊人的锋芒,双手紧握,似乎早已手持长枪利箭!
他挣扎着起身,朝着遥远的北方,沙哑的声音最后嘶吼道。
“杀贼!!!”
一声高过一声,声声发自肺腑,犹如杜鹃啼血!
“杀贼!!!”
“杀贼!!!”
“杀……”
让无数人为之胆寒的嘶吼戛然而止,一切陷入死寂。
病床旁,剑还在剑鞘中,然而热血已凉。
直播间前,无数观众目光颤抖地看着这一幕,那一声声杀贼,喊得人热血澎湃,心中却也涌起无限悲怆。
电台内,林台长见此,也是蔚然长叹道。
“或许,这就是辛弃疾一生最真实的写照吧,用尽了生命最后一丝力气喊着杀贼,却唤不醒宋朝那些身居高位的皇帝大臣。”
身旁,李慧痴痴看着辛弃疾身影,目光中有些湿润,同样沉声说道。
“马先生也是曾经说过:“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华夏叫醒。”只恨英雄生错了时代,满腔热血,也只能流传于笔墨之间啊。”
“哎,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居安思危,而是贪图享乐,终究会走向衰败啊,这对于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是一种警示!!!”
......
就在观众们沉浸在辛弃疾一生的悲剧之时。
轰隆!
穹顶之上,又是一声雷霆炸响,似乎要将世间万物尽数粉碎。
这一次的耀眼的闪电光芒之下,画面也是陡然间闪回,逆转了时空。
眼前的茅屋消失,辛弃疾消失,周围也是不再是江南的小桥流水,而是战火纷飞的战场之上。
镜头下。
时间已经悄然回来六十多年前的起点。
绍兴十年。
见到那神秘男子腰间宝剑上的“霍”字时,无数观众都是心头一震,不由议论纷纷起来。
“那人莫非就是霍去病?!!”
“我凑,莫非高阳大大要让辛弃疾与霍去病见一面吧,这个脑洞完全没想到啊。”
“据说霍去病是辛弃疾一生的偶像,就连名字也是有模仿的意思,如果他们真能相见,那估计是最早的粉丝见面会了。”
“哎,倘若辛弃疾能生在汉武帝时期,那别说封狼居胥了,我们的国家,应该在北极!!!!!”
......
正当观众们想要看清楚霍去病的身影时,画面中的景象逐渐黯淡下去,一切都逐渐消散。
片刻之后,画面中再次亮起。
右上角也是浮现出两行文字。
开禧三年,即1207年,秋。
江西,铅山。
镜头下,一身黑色劲装的高阳,终于出现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中。
“哇,这是高阳大佬?!差点没认出来,感觉跟换了人一样,如果配上一把剑,那就是行走江湖的侠客啊。”
“不过,按照这个时间,应该是要去见辛弃疾吧。”
“哎,没错,开禧三年,也是辛弃疾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镜头下,高阳走过江南的小桥流水,来到一片充满生机,郁郁葱葱的田园之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然而,天空中却是乌云滚滚,仿佛暴雨将至。
镜头下,房间的病床上,一位骨瘦如柴的白发老人,强撑着身体坐起身来,剧烈地喘息着。
他的浑浊的目光,似乎已经看不太清眼前的东西,却一动不动地遥望着窗外的远方。
那里,是北方。
刻骨铭心的北方。
望北归,望北归,此生不见宋北归....
眼见这一幕,观众都是心中一紧,甚至有些不敢去看镜头下那双满是沧桑,但是却有无比执着的目光。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哎,辛弃疾真是意难平啊。”
“别说了,这个眼神也催泪了,烈士暮年,英雄末路,真是让人不敢去看啊。”
“稼轩先生,如今华夏山河一统,你的愿望终究由千百年后的后人们完成了。”
......
这一刻。
高阳身影出现在了茅庐之外,静静地看向已经走到人生尽头的辛弃疾,目光低垂。
目光交错之间,辛弃疾似乎有所感应,他看了一眼高阳,像是明白自己要走向人生尽头一般,深陷的眼窝中,满是不甘,满是如同大地沉重的棋盘。
这一刻,他又想起了在北方的少年时期,爷爷辛赞带着他登高望远,指画河山,让他牢记以后一定要统一国家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
“八百里……”
说道这里,他最后的力气似乎已经用尽,连撑起身体的手臂也是瘫软了下去,整个人倒在病床上无力的颤抖着。
茅屋前,高阳见到辛弃疾的那一刻,心中竟是也有些熟悉之感。
他神色肃穆的推门而出,对着病床上的辛弃疾拱手行礼。
“来者……何人……”
此时,辛弃疾似乎已经没有力气看他一眼,只是虚弱的问道。
闻言,高阳目光崇敬,拱手说道。
“晚辈高阳,来自八百多年之后,今日前来拜见稼轩前辈。”
此话一出。
房间中陷入一片沉默,窗外却是响起了滴答的雨声,哗啦啦连成一片,暴雨终究还是来了。
辛弃疾满是皱纹的脸上不见波澜,只道是自己人之将死,所见所听,皆是光怪陆离之事。
想来,他只当高阳是传说中勾人魂魄的地府判官,亦或是自己幻觉。
日后,大宋可曾收复失土?”
片刻之后,他最终还是问出了牵挂一生的事业,眼底满是压抑不住地忐忑。
听此,高阳沉默了片刻,随即说道。
“未曾。”
“南宋终亡。”
房间内气氛一时间沉入了冰点。
却听见,辛弃疾剧烈的咳嗽起来,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绝望之色,却依旧偏执地出口追问道。
“可是金贼所为?”
闻言,高阳微微摇头,深呼吸了一下,这才强忍着内心的触动沉声说道。
“崖山海战,南宋败于蒙古。”
“大宋最后的丞相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投海自尽,无数忠臣烈民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血染沧海。”
刹那间,辛弃疾挣扎想要坐起的身体一僵,整个人如同失去灵魂般,不敢相信大宋的结局竟会如此悲惨。
原来,一切都是徒劳。
自己一生的愿望,都只能空中楼阁,今生不能实现,也永远不能实现。
这一刻。
天空中雷霆炸响,惨白的光线笼罩了一切。
屋内二人的脸上,也是都是沾染上一抹清辉冷峻。
辛弃疾却仿佛听见了冲锋的战鼓一般,他的目光中却陡然间爆发出惊人的锋芒,双手紧握,似乎早已手持长枪利箭!
他挣扎着起身,朝着遥远的北方,沙哑的声音最后嘶吼道。
“杀贼!!!”
一声高过一声,声声发自肺腑,犹如杜鹃啼血!
“杀贼!!!”
“杀贼!!!”
“杀……”
让无数人为之胆寒的嘶吼戛然而止,一切陷入死寂。
病床旁,剑还在剑鞘中,然而热血已凉。
直播间前,无数观众目光颤抖地看着这一幕,那一声声杀贼,喊得人热血澎湃,心中却也涌起无限悲怆。
电台内,林台长见此,也是蔚然长叹道。
“或许,这就是辛弃疾一生最真实的写照吧,用尽了生命最后一丝力气喊着杀贼,却唤不醒宋朝那些身居高位的皇帝大臣。”
身旁,李慧痴痴看着辛弃疾身影,目光中有些湿润,同样沉声说道。
“马先生也是曾经说过:“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华夏叫醒。”只恨英雄生错了时代,满腔热血,也只能流传于笔墨之间啊。”
“哎,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居安思危,而是贪图享乐,终究会走向衰败啊,这对于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是一种警示!!!”
......
就在观众们沉浸在辛弃疾一生的悲剧之时。
轰隆!
穹顶之上,又是一声雷霆炸响,似乎要将世间万物尽数粉碎。
这一次的耀眼的闪电光芒之下,画面也是陡然间闪回,逆转了时空。
眼前的茅屋消失,辛弃疾消失,周围也是不再是江南的小桥流水,而是战火纷飞的战场之上。
镜头下。
时间已经悄然回来六十多年前的起点。
绍兴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