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名将凋落,赐剑咸阳
公元前261年十月,白起平定了上党郡。赵军刚刚遭遇灭顶之灾,此时正是一鼓作气、灭掉赵国的良机。白起命令王龁攻占皮牢,就是今天的山西河津;司马梗攻占太原;他自己准备亲率大军,直捣邯郸。
就在这个时候,赵国和韩国两家人得知了白起要起兵灭赵的消息,立刻焦急万分,派出说客苏代前往咸阳游说对秦王有很大影响力的谋臣范雎。
苏代见到范雎之后,向他说道:“赵国一旦灭亡,秦王就可以称帝,武安君一定会封为三公。他为秦国夺取了七十多座城邑,南边平定了楚国的鄢、郢及汉中地区,北边俘获了赵括的四十万大军,即使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公、召公和吕望,功劳也无非如此吧。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称帝,那么武安君位居三公是确定无疑的,您能屈居他之下吗?即使不甘心,也没有办法。秦军围困上党,上党的百姓都转而归附赵国。天下百姓谁都不愿意做秦国的子民。如果灭掉赵国,它北边土地将落入燕国,东边土地将并入齐国,南边土地会归入韩魏,您所得到的百姓也没多少。照我看来,不如趁着韩国、赵国惊恐万状,让它们割点土地,免得再让武安君建立功勋。”
苏代的这些话打动了范雎。他立即向秦王建议,秦军疲惫不堪,不宜继续作战。秦王对范雎早已言听计从,立即同意接受韩国和赵国割让的城池,罢兵言和。
白起站在潼关之上,面向南方一声长叹,口中说道:“唉,良机已逝,赵国难灭了。”
果不其然,赵国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原本答应割让的六座城池也不再割让。秦王大怒,立刻组织第二次伐赵。
白起拒不从命,此时攻赵已经先机尽失。白起连夜向秦王送上奏章写到:“打邯郸没那么容易。各个诸侯国对秦国积怨很深,每天都有援兵到达。秦国虽然在长平消灭了赵军主力,但秦军也损失过半,国内兵力空虚。远行千里越过河山去攻打别人的国都,赵军在城里抵抗,诸侯军在城外攻击,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必定要击败秦军。这个仗不能打,打之必败!”
秦昭王看到白起的奏章之后,在范雎的劝说下改派长平之战白起的副将王龁为帅,攻打赵国邯郸,准备硬啃赵国这块硬骨头。
历史上的邯郸之战是秦国第一次被六国联合攻击,联军的主帅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
秦军在邯郸城下被联军大败,以完败的结局告终。白起接到消息之后,摇头苦笑。这一战万万没有取胜的道理,秦王如此用兵实在是让白起心中有气。无论是对秦王还是对范雎,白起已经心怀怨恨。
秦昭王得知这个情况之后,下令革除白起的武安君爵位,贬为士兵,立即迁往阴密居住。白起因为有病,行动不便,没有立即动身。又过了三个月,秦军的形势越来越危急,求援的使者接连不断地奔向咸阳。想起白起,秦王又羞又恼,再也不想见到他,于是强令白起,马上动身离开咸阳。
被逼无奈之下,白起只好带着家小,满怀怨气,出城而去。他走后没多久,秦王和范雎商议,说:“这家伙现在还不服气,还在发牢骚。”
范雎在旁边添油加醋,挑的秦昭王心中火气。于是,秦昭王派出使者,带着宝剑,追上白起,命令他自裁。
白起确实还不服气。他接到宝剑,对天叹道:“我犯了什么罪过,非要落到今天的下场?”
宝剑划破了白起的脖颈,鲜血染红了常胜将军的征袍,白起身上所佩戴的“英雄剑”与地面碰撞发出的脆响,告诉了六国——你们惧怕的“人屠”白起已经死去,武安君再也不会是你们的对手。
………………………………………………………………
白起感觉到自己的灵魂飘啊飘啊,飘到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之后,降落下来,停留在一片战场之上,进入了一个已经死去,但是还尚存有体温身材非常魁梧的战士身上。
白起缓缓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切。背山靠水的一个营地,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味道,地上布满了尸体,有人的,也有兽面兽身的。
这些尸体的旁边都有带着血迹的武器,血水从他们的身体中缓缓流出,顺着山势流入了不远处的河水,河水此时已经被血水染红。
一种久违了的热血在他的身体中不停的涌动着,下意识去摸自己身上的佩剑,他却发现自己的佩剑已经消失。
“吼吼。”一阵野兽的吼叫声从远处传来,六七个手持武器,长着人头马身体的怪物,四蹄翻飞地向他冲来。
“我命由我不由天!”白起大声吼叫着,昔日那一个对秦王忠心耿耿但是却被赐死的武安君已经死去,现在他的身份已经没有前缀,只有两个字——白起!
白起捡起地面上的长枪,年轻而且充满活力的身体中那颗笑傲六国的英雄胆激发着他的力量。
勇者无惧,即使是面对从未见过的怪物。白起这个一生戎马的统帅依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恐惧,手中长枪迎着怪物的身体刺出了一条直线。
白起的武功是杀人的武功,无论是在面对大秦北疆来去如风的匈奴还是其他方向的六国都一样。
简单,实用,威力大,速度快,力量强。
一枪挑杀了冲在最前面的怪物之后,白起身体高高跃起,长枪赫然从半空中狠狠地砸向对面来的怪物。
一招一个,七招过后,白起豪情万千的将长枪插在地面,仰头长啸:“我,‘人屠’,白起,又复活了。”
长啸的声音在山谷的山壁上产生了回音,久久不曾消散。白起看着眼前的怪物,用脚踢着他们的尸体,迈开大步向着西面的方向走了下去。
西方,是白起心中大秦帝国的方向,那里的君王虽然没有给白起留下什么好的印象,但是那里的士兵和人民白起还是非常喜欢的。
他们地处偏远的西部边陲,长期跟少数民族作战,养成了凶狠强悍的作战风格。而且秦军赏罚分明奖励标准清楚,赏罚细则严酷,种种原因决定,他们一旦拿起刀枪走上战场,就不再是人,而是一群虎狼。为了减轻重量方便作战,他们甚至连头盔都不带,有些士兵干脆只绑着发髻。只有军官,才头顶着牛皮的板状帽子。
白起需要这样的士兵,只有带领这样的士兵,才能继续他的传奇。
白起沿着河边,一路向西走去。眼前的景色让他回忆起自己的一生,从公元前294年开始,他成为秦**中的一名左庶长,负责带兵攻打郑国的新城也就是今天河南伊川县西南部,这里的西北就是大名鼎鼎的函谷关,新城属于秦国通往中原的咽喉要地。
为了占领这个咽喉要地,打开秦国通往中原的出口,白起带兵与韩魏两国的联军激战数日,杀的血流成河。这一站对他来说记忆犹新,就是这一场战斗,白起杀死了当时魏国大名鼎鼎的大将——公孙喜,不但如此,他还带领普通士兵战败了战国最强的四支军队之一的“魏武卒”。
随后的战斗虽然很多,但是对白起来说,这些战斗都仅仅是对战公孙喜的一种延续。同样也是这一战,成就了他“人屠”的大名。
韩魏二十四万联军的鲜血铺就了人屠的强势崛起,让他军功暴涨,升至国尉,军阶之比将军相差一级。这一级的军阶在白起眼中不算什么,给他带来最大助力的是荣升国尉之后得到的“短兵千人”。
这一千短兵就是他日后驰骋天下,南征北讨的班底,是他个人的亲兵卫队。也正是因为手中这一千人的卫队的存在,白起对军队的统治力才可以达到每一个士兵。
作为一个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白起非常明白一个道理,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士兵的存在任何一个将军都不可能有扬威的机会。
向西走的原因很明确,那里有他意识中最优秀士兵的兵源,在那里他能尽快让这些兵源变成一个个如狼似虎真正的战士。
白起手持长枪,脚下快步如风地前进着。虽然他勇猛无惧,但是多年来的军事生涯让他对这片陌生的土地充满了忌讳。作为一个成功的统帅,他深知情报的重要性,而在这个没有任何情报的地方,他必须尽快找到人烟,问清楚这里的情况。包括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条山路,甚至河水的深度以及山风的方向。
渐渐地白起听到远方依稀有战斗的声音,这声音并不是刀剑相搏的撞击声,也不是战士嘶吼的喊杀声,而是一种响箭破空的声音。
白起对这种箭并不陌生,想当初他带兵与北疆的匈奴会战的时候,对方中就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他独特的响箭给白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箭矢在空气中那尖锐的呼啸声中,秦军士兵一个个的被射杀。
响箭就是一种顶级弓箭手自负的表现,只有对自己的箭术有绝对信心的人才会使用这种箭矢。
就在这个时候,赵国和韩国两家人得知了白起要起兵灭赵的消息,立刻焦急万分,派出说客苏代前往咸阳游说对秦王有很大影响力的谋臣范雎。
苏代见到范雎之后,向他说道:“赵国一旦灭亡,秦王就可以称帝,武安君一定会封为三公。他为秦国夺取了七十多座城邑,南边平定了楚国的鄢、郢及汉中地区,北边俘获了赵括的四十万大军,即使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公、召公和吕望,功劳也无非如此吧。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称帝,那么武安君位居三公是确定无疑的,您能屈居他之下吗?即使不甘心,也没有办法。秦军围困上党,上党的百姓都转而归附赵国。天下百姓谁都不愿意做秦国的子民。如果灭掉赵国,它北边土地将落入燕国,东边土地将并入齐国,南边土地会归入韩魏,您所得到的百姓也没多少。照我看来,不如趁着韩国、赵国惊恐万状,让它们割点土地,免得再让武安君建立功勋。”
苏代的这些话打动了范雎。他立即向秦王建议,秦军疲惫不堪,不宜继续作战。秦王对范雎早已言听计从,立即同意接受韩国和赵国割让的城池,罢兵言和。
白起站在潼关之上,面向南方一声长叹,口中说道:“唉,良机已逝,赵国难灭了。”
果不其然,赵国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原本答应割让的六座城池也不再割让。秦王大怒,立刻组织第二次伐赵。
白起拒不从命,此时攻赵已经先机尽失。白起连夜向秦王送上奏章写到:“打邯郸没那么容易。各个诸侯国对秦国积怨很深,每天都有援兵到达。秦国虽然在长平消灭了赵军主力,但秦军也损失过半,国内兵力空虚。远行千里越过河山去攻打别人的国都,赵军在城里抵抗,诸侯军在城外攻击,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必定要击败秦军。这个仗不能打,打之必败!”
秦昭王看到白起的奏章之后,在范雎的劝说下改派长平之战白起的副将王龁为帅,攻打赵国邯郸,准备硬啃赵国这块硬骨头。
历史上的邯郸之战是秦国第一次被六国联合攻击,联军的主帅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
秦军在邯郸城下被联军大败,以完败的结局告终。白起接到消息之后,摇头苦笑。这一战万万没有取胜的道理,秦王如此用兵实在是让白起心中有气。无论是对秦王还是对范雎,白起已经心怀怨恨。
秦昭王得知这个情况之后,下令革除白起的武安君爵位,贬为士兵,立即迁往阴密居住。白起因为有病,行动不便,没有立即动身。又过了三个月,秦军的形势越来越危急,求援的使者接连不断地奔向咸阳。想起白起,秦王又羞又恼,再也不想见到他,于是强令白起,马上动身离开咸阳。
被逼无奈之下,白起只好带着家小,满怀怨气,出城而去。他走后没多久,秦王和范雎商议,说:“这家伙现在还不服气,还在发牢骚。”
范雎在旁边添油加醋,挑的秦昭王心中火气。于是,秦昭王派出使者,带着宝剑,追上白起,命令他自裁。
白起确实还不服气。他接到宝剑,对天叹道:“我犯了什么罪过,非要落到今天的下场?”
宝剑划破了白起的脖颈,鲜血染红了常胜将军的征袍,白起身上所佩戴的“英雄剑”与地面碰撞发出的脆响,告诉了六国——你们惧怕的“人屠”白起已经死去,武安君再也不会是你们的对手。
………………………………………………………………
白起感觉到自己的灵魂飘啊飘啊,飘到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之后,降落下来,停留在一片战场之上,进入了一个已经死去,但是还尚存有体温身材非常魁梧的战士身上。
白起缓缓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切。背山靠水的一个营地,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味道,地上布满了尸体,有人的,也有兽面兽身的。
这些尸体的旁边都有带着血迹的武器,血水从他们的身体中缓缓流出,顺着山势流入了不远处的河水,河水此时已经被血水染红。
一种久违了的热血在他的身体中不停的涌动着,下意识去摸自己身上的佩剑,他却发现自己的佩剑已经消失。
“吼吼。”一阵野兽的吼叫声从远处传来,六七个手持武器,长着人头马身体的怪物,四蹄翻飞地向他冲来。
“我命由我不由天!”白起大声吼叫着,昔日那一个对秦王忠心耿耿但是却被赐死的武安君已经死去,现在他的身份已经没有前缀,只有两个字——白起!
白起捡起地面上的长枪,年轻而且充满活力的身体中那颗笑傲六国的英雄胆激发着他的力量。
勇者无惧,即使是面对从未见过的怪物。白起这个一生戎马的统帅依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恐惧,手中长枪迎着怪物的身体刺出了一条直线。
白起的武功是杀人的武功,无论是在面对大秦北疆来去如风的匈奴还是其他方向的六国都一样。
简单,实用,威力大,速度快,力量强。
一枪挑杀了冲在最前面的怪物之后,白起身体高高跃起,长枪赫然从半空中狠狠地砸向对面来的怪物。
一招一个,七招过后,白起豪情万千的将长枪插在地面,仰头长啸:“我,‘人屠’,白起,又复活了。”
长啸的声音在山谷的山壁上产生了回音,久久不曾消散。白起看着眼前的怪物,用脚踢着他们的尸体,迈开大步向着西面的方向走了下去。
西方,是白起心中大秦帝国的方向,那里的君王虽然没有给白起留下什么好的印象,但是那里的士兵和人民白起还是非常喜欢的。
他们地处偏远的西部边陲,长期跟少数民族作战,养成了凶狠强悍的作战风格。而且秦军赏罚分明奖励标准清楚,赏罚细则严酷,种种原因决定,他们一旦拿起刀枪走上战场,就不再是人,而是一群虎狼。为了减轻重量方便作战,他们甚至连头盔都不带,有些士兵干脆只绑着发髻。只有军官,才头顶着牛皮的板状帽子。
白起需要这样的士兵,只有带领这样的士兵,才能继续他的传奇。
白起沿着河边,一路向西走去。眼前的景色让他回忆起自己的一生,从公元前294年开始,他成为秦**中的一名左庶长,负责带兵攻打郑国的新城也就是今天河南伊川县西南部,这里的西北就是大名鼎鼎的函谷关,新城属于秦国通往中原的咽喉要地。
为了占领这个咽喉要地,打开秦国通往中原的出口,白起带兵与韩魏两国的联军激战数日,杀的血流成河。这一站对他来说记忆犹新,就是这一场战斗,白起杀死了当时魏国大名鼎鼎的大将——公孙喜,不但如此,他还带领普通士兵战败了战国最强的四支军队之一的“魏武卒”。
随后的战斗虽然很多,但是对白起来说,这些战斗都仅仅是对战公孙喜的一种延续。同样也是这一战,成就了他“人屠”的大名。
韩魏二十四万联军的鲜血铺就了人屠的强势崛起,让他军功暴涨,升至国尉,军阶之比将军相差一级。这一级的军阶在白起眼中不算什么,给他带来最大助力的是荣升国尉之后得到的“短兵千人”。
这一千短兵就是他日后驰骋天下,南征北讨的班底,是他个人的亲兵卫队。也正是因为手中这一千人的卫队的存在,白起对军队的统治力才可以达到每一个士兵。
作为一个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白起非常明白一个道理,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士兵的存在任何一个将军都不可能有扬威的机会。
向西走的原因很明确,那里有他意识中最优秀士兵的兵源,在那里他能尽快让这些兵源变成一个个如狼似虎真正的战士。
白起手持长枪,脚下快步如风地前进着。虽然他勇猛无惧,但是多年来的军事生涯让他对这片陌生的土地充满了忌讳。作为一个成功的统帅,他深知情报的重要性,而在这个没有任何情报的地方,他必须尽快找到人烟,问清楚这里的情况。包括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条山路,甚至河水的深度以及山风的方向。
渐渐地白起听到远方依稀有战斗的声音,这声音并不是刀剑相搏的撞击声,也不是战士嘶吼的喊杀声,而是一种响箭破空的声音。
白起对这种箭并不陌生,想当初他带兵与北疆的匈奴会战的时候,对方中就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他独特的响箭给白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箭矢在空气中那尖锐的呼啸声中,秦军士兵一个个的被射杀。
响箭就是一种顶级弓箭手自负的表现,只有对自己的箭术有绝对信心的人才会使用这种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