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打听下落
我回头看她一眼,见她眼中全是惊惶。我本来想嘲弄她胆小鬼,但想想她才九岁,如果不是因为急切地想要见到她妈,她哪里有胆跟着我去县城?
“好吧。”我带着她往自留地下面的小路走去。
我们小心翼翼地穿过一大片甘蔗林,又走过一长段田埂路,从小路转到大马路时,已经离家很远了。
太阳越来越猛烈,估摸着已经是上午十点多的样子了,走了这么长的路,我的后背完全被汗湿,包着纱布的伤口疼得厉害起来。我走到马路边的桦树下停住了脚步,沈米珠也擦着额头上的汗水。
“是不是你后背的伤口痛起来了?”沈米珠轻声问。
“休息几分钟再走。”我扶着枫树坐到了地上,这一路上我的思想都在作着激烈的斗争。我是带着沈米珠去县城转悠几天真找她妈,还是以后都不再回家,想办法在县城呆下来。
对我来说,书读不读根本就无所谓。我这身体里装的三十五岁的灵魂,早就过了对知识求知若渴的时候。原本我是想着,我得此千载难缝的好机会,能够再次见到我最亲的人,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
可理想和现实总是两个极端,回来这么长时间,我没有感受到一丁点父母带给我的温情,反倒被我妈痛揍了两次。今天沈明山一句无心的话,更是泼了我一个透心凉。因为沈明山那句无心的话,我深刻地认识到,把沈米珠留在我家,并让我父母供她读书至大学毕业,我觉得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蓝。”沈米珠看我半天不说话,她越发的忐忑起来,“要不,我们回去吧,万一你又晕倒了怎么办?”
我回过神来:“我没事儿,再走会儿吧,前面的三叉路口说不定能遇上手扶拖拉机呢。”
她挣扎着:“可是……”
“别可是了,你还想不想找到你妈了?”我起了身。
“嗯。”她声音很轻,语气却很坚定。
我和沈米珠顺着国道继续朝前走去,大约走了十来分钟,远远的就听到另一路上传来手扶拖拉机的轰呜声。
“运气不错。”我喊了一声,拉着沈米珠就往三叉路口跑去。
我们搭着手扶拖拉机到了镇上,今天简直运气爆棚,我们刚跑到中巴车停靠点,中巴车就要发车了。在售票员的招唤声中,我拉着沈米珠钻上了车。走到最后排的位置,我一屁股坐了下来,可把我给累死了。
沈米珠轻轻拉了拉我,一张小脸开始红起来。
我知道她在担心车费的事情,换衣服的时候,我偷偷找了我妈藏在衣柜里的钥匙开了抽屉,偷偷拿了十二块零钱。我几乎能肯定,沈米珠放在枕头下面的钱是我妈顺手拿走的。
见我付了车钱,沈米珠总算松了一口气。
我和沈米珠到县城时,已经是吃午饭的时间了。车站旁边全是各种小吃店,水豆腐,老酒,饺子,肉圆子……这是我记忆里的老车站,那熟悉而久远的味道。
“我知道实验小学,我爸说过,实验小学和三中的学生都很厉害。我们要不要去这两个小学旁边找我妈?”沈米珠十分急切。
“先吃点东西吧。”我说。
“我不饿,我想先去找我妈。”她摇头。
“我饿了。”我不由分说就拉着她往人最多的一间小吃店挤了进去,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要找人只能靠打听,车站这种地方人来人往,是打听消息最好的地方。
我点了两碗饺子,掌勺的老板娘吆喝着下饺子,那头还细细地打量着我和沈米珠:“女伢子,你们姐妹俩这是进城赶集啊。”
我抿嘴笑,装着很害羞的样子点了点头。心道,这老板娘好生厉害,一眼就看出来我和沈米珠并不是这城里人。
“胆子还挺大啊,敢两姐妹来赶集,少见的嘞。”老板娘麻利地收拾出一张空桌,“女伢子,你们坐这儿。”
“阿姨。”我礼貌地喊了一声。
“哎呀。”老板娘夸张地叫起来,“你这女伢子是读了书的呀,还会喊阿姨。”
“阿姨,我想跟您打听个事儿?您在这开店,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带着七岁的小男孩?”
老板娘愣了一下,继而面色就有点狐疑起来:“你在找什么人?”
“找我妈。”沈米珠抢着说。
“你妈不要你了?”老板娘天生一副大嗓门,一句话嚷得小吃店里的食客全朝我们看过来。
我索性将我大婶子和沈明成的外貌详细地形容了一下,我说了个分明,老板娘鞠了一把同情的泪,然后摆了摆手。
“这俩女伢子着实可怜,我这往常也没太注意,你这么说了,我这往后一定帮你留意。你们隔三差五可以过来问问我,防着有消息。”老板娘说话时饺子已经出了锅。
食客们听了个新鲜,议论纷纷起来。
沈米珠坐在凳子上,眼圈已经红起来。我把饺子推了一碗到她面前,她也不伸手去拿筷子。
“赶紧吃完,吃完我们先去实验小学附近看看。”我把筷子硬塞到她手里。
她这才低下了头。
我一碗饺子快吃完时,一个挑担心的老大爷进了店,大概是熟客,老板娘喊了一声老三样。那老大爷自觉地把肩上的担心放到了角落,擦了一把额头的汗,他就着门口的一个空位坐了下来。那一桌还没结束对我和沈米珠的唏嘘,老大爷也就听了个大概。
“带七岁孩子的女人?我见到了哇,我最后那两把凉叶根就是她买的。”那老大爷激动得下巴上的胡子都颤动起来。
沈米珠捏着筷子愣愣的,我将碗一推,起身急步走到老大爷桌前。
“大爷,麻烦问一下你刚才在哪里卖凉叶根?”
“老街上屋头路口,往东城下坡那里。”老大爷一下子便看出了正是我在找人,“女伢子,你快去,这当口你母亲还没走远。”
我要回去拉上沈米珠时,又觉得应该打听得更清楚一点:“大爷,你再和我们说说那女人长什么样子?”
“好吧。”我带着她往自留地下面的小路走去。
我们小心翼翼地穿过一大片甘蔗林,又走过一长段田埂路,从小路转到大马路时,已经离家很远了。
太阳越来越猛烈,估摸着已经是上午十点多的样子了,走了这么长的路,我的后背完全被汗湿,包着纱布的伤口疼得厉害起来。我走到马路边的桦树下停住了脚步,沈米珠也擦着额头上的汗水。
“是不是你后背的伤口痛起来了?”沈米珠轻声问。
“休息几分钟再走。”我扶着枫树坐到了地上,这一路上我的思想都在作着激烈的斗争。我是带着沈米珠去县城转悠几天真找她妈,还是以后都不再回家,想办法在县城呆下来。
对我来说,书读不读根本就无所谓。我这身体里装的三十五岁的灵魂,早就过了对知识求知若渴的时候。原本我是想着,我得此千载难缝的好机会,能够再次见到我最亲的人,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
可理想和现实总是两个极端,回来这么长时间,我没有感受到一丁点父母带给我的温情,反倒被我妈痛揍了两次。今天沈明山一句无心的话,更是泼了我一个透心凉。因为沈明山那句无心的话,我深刻地认识到,把沈米珠留在我家,并让我父母供她读书至大学毕业,我觉得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蓝。”沈米珠看我半天不说话,她越发的忐忑起来,“要不,我们回去吧,万一你又晕倒了怎么办?”
我回过神来:“我没事儿,再走会儿吧,前面的三叉路口说不定能遇上手扶拖拉机呢。”
她挣扎着:“可是……”
“别可是了,你还想不想找到你妈了?”我起了身。
“嗯。”她声音很轻,语气却很坚定。
我和沈米珠顺着国道继续朝前走去,大约走了十来分钟,远远的就听到另一路上传来手扶拖拉机的轰呜声。
“运气不错。”我喊了一声,拉着沈米珠就往三叉路口跑去。
我们搭着手扶拖拉机到了镇上,今天简直运气爆棚,我们刚跑到中巴车停靠点,中巴车就要发车了。在售票员的招唤声中,我拉着沈米珠钻上了车。走到最后排的位置,我一屁股坐了下来,可把我给累死了。
沈米珠轻轻拉了拉我,一张小脸开始红起来。
我知道她在担心车费的事情,换衣服的时候,我偷偷找了我妈藏在衣柜里的钥匙开了抽屉,偷偷拿了十二块零钱。我几乎能肯定,沈米珠放在枕头下面的钱是我妈顺手拿走的。
见我付了车钱,沈米珠总算松了一口气。
我和沈米珠到县城时,已经是吃午饭的时间了。车站旁边全是各种小吃店,水豆腐,老酒,饺子,肉圆子……这是我记忆里的老车站,那熟悉而久远的味道。
“我知道实验小学,我爸说过,实验小学和三中的学生都很厉害。我们要不要去这两个小学旁边找我妈?”沈米珠十分急切。
“先吃点东西吧。”我说。
“我不饿,我想先去找我妈。”她摇头。
“我饿了。”我不由分说就拉着她往人最多的一间小吃店挤了进去,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要找人只能靠打听,车站这种地方人来人往,是打听消息最好的地方。
我点了两碗饺子,掌勺的老板娘吆喝着下饺子,那头还细细地打量着我和沈米珠:“女伢子,你们姐妹俩这是进城赶集啊。”
我抿嘴笑,装着很害羞的样子点了点头。心道,这老板娘好生厉害,一眼就看出来我和沈米珠并不是这城里人。
“胆子还挺大啊,敢两姐妹来赶集,少见的嘞。”老板娘麻利地收拾出一张空桌,“女伢子,你们坐这儿。”
“阿姨。”我礼貌地喊了一声。
“哎呀。”老板娘夸张地叫起来,“你这女伢子是读了书的呀,还会喊阿姨。”
“阿姨,我想跟您打听个事儿?您在这开店,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带着七岁的小男孩?”
老板娘愣了一下,继而面色就有点狐疑起来:“你在找什么人?”
“找我妈。”沈米珠抢着说。
“你妈不要你了?”老板娘天生一副大嗓门,一句话嚷得小吃店里的食客全朝我们看过来。
我索性将我大婶子和沈明成的外貌详细地形容了一下,我说了个分明,老板娘鞠了一把同情的泪,然后摆了摆手。
“这俩女伢子着实可怜,我这往常也没太注意,你这么说了,我这往后一定帮你留意。你们隔三差五可以过来问问我,防着有消息。”老板娘说话时饺子已经出了锅。
食客们听了个新鲜,议论纷纷起来。
沈米珠坐在凳子上,眼圈已经红起来。我把饺子推了一碗到她面前,她也不伸手去拿筷子。
“赶紧吃完,吃完我们先去实验小学附近看看。”我把筷子硬塞到她手里。
她这才低下了头。
我一碗饺子快吃完时,一个挑担心的老大爷进了店,大概是熟客,老板娘喊了一声老三样。那老大爷自觉地把肩上的担心放到了角落,擦了一把额头的汗,他就着门口的一个空位坐了下来。那一桌还没结束对我和沈米珠的唏嘘,老大爷也就听了个大概。
“带七岁孩子的女人?我见到了哇,我最后那两把凉叶根就是她买的。”那老大爷激动得下巴上的胡子都颤动起来。
沈米珠捏着筷子愣愣的,我将碗一推,起身急步走到老大爷桌前。
“大爷,麻烦问一下你刚才在哪里卖凉叶根?”
“老街上屋头路口,往东城下坡那里。”老大爷一下子便看出了正是我在找人,“女伢子,你快去,这当口你母亲还没走远。”
我要回去拉上沈米珠时,又觉得应该打听得更清楚一点:“大爷,你再和我们说说那女人长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