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庸医何其多

白白胖胖 2079字 2022-02-15 21:02:10


随着高阳的提问。

此时,李时珍的脸上也是突然露出了一抹愤恨来。

“这世间庸医何其多!皆乃是这些不学无术之人,败坏了医者之名。”

“诸多医者,甚至那些文人雅客,自诩山人,享有盛名,可实际上,胸中毫无笔墨,只会溜须拍马,附俗风雅,这只是他们巴结权贵的手段罢了!”

李时珍先是生气,再是愤怒。

他生气医道艰难,却依然有蛀虫为患,毁坏医者之清名。

他愤怒,天下不公,医学可以救命,拯救天下苍生,最终却落个杂学小道之评。

他更愤怒世间愚昧,没有人可以知晓医学之作用,于阎王手中夺人性命,当知医者之仁义,不逊于儒家之仁。

可叹。

他现在所在的世界,终究是难以消除人们心中,对于旁门左道的偏见,对于医术的偏见。

李时珍轻叹了一口气,面容之中,带着一丝悲戚。

吾,不求为良相,只求为良医。”

“为后世,留得一本,可用之医术罢了!老朽,此生也只有寥寥一个心愿!可这心愿,始终不得完成!”

“不知李时珍先生,所说的是什么心愿?”

“晚辈可知,后世有没有完成。”

高阳也是叹了口气,紧跟着说道。

“老朽,只渴求日后医学不论落位谋财之利器!骗人之把戏!愿所有医者,皆能以仁心待人,以轻贱之药物便能医治人命,而非受庸医坑害。”

“亦是愿世人对医者多几分宽容,少几分偏见,愿天下之医患,能齐心协力,击败病症,于这世间多陪伴家人几年!

“吾之心愿,仅此……而已!”

此时此刻。

在听完这一番话之后,眼泪在高阳的眼眶中打转,始终未曾流出。

此刻,所有人方才知晓,什么叫做医者仁心。

这,刚才是我华夏之医者!

后世之医院,冰冷机械,是多了一些便利,少了一些纠纷,可终究,没有了温暖,没有了感情,只剩下冷冰冰的交易。

风轻轻的吹灭了屋中的烛火,却点燃了另一盏不灭的长灯。

此时,在李时珍的回忆长河中,那一年,他正二十三岁,风华正茂。

那一年,或许大明的历史上,少了一位儒家大者,但却多了一位千古流芳的药圣。

当李时珍看见这一幕的时候,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也是眼泪不由自主的流出。

多么艰难啊!

从小渴望学医,却未曾得偿所愿。

二十三岁,父亲终究是理解了他,从了他,让他学医。

李时珍也无疑是辛运的。

父亲起码是开明的,虽然时间上晚了一些。

日后的岁月里,李时珍便追随着父亲的脚步,同去给那些病人看病。

他喜欢穷人,穷人心善更多。

不像是达官贵人,给的钱多,便拿你当下人使唤。

或许,穷人给不起诊金,但那份情却是温暖的。

画面之中,李时珍的足迹,遍布乡村,他给那些劳苦大众免费诊断,每每那些民众见到李时珍的时候,都是蜂拥而至。

或面带笑容,或欣喜若狂,极为兴奋,就犹如见到了活菩萨一般。

有些人手里拎着鸡蛋,有些则是拎着野味。

更甚者,抱着半壶老酒。

而这些,都是这些质朴的人,舍不得吃的东西。

他们知晓,自己没有什么好东西能给,但他们愿意将自己仅有的,最珍惜的东西,送给医生。

因为,医者救命。

做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大明难以给予医者尊严,但这些民众给了。

那些孩子眼巴巴的看着,一个劲的咽口水,却躲在父母身后,不肯出来,他们虽然年幼,但也知晓。

面前的人,是村子的救命恩人,是大善之人,大仁之人,哪怕饿死,也绝不能抢恩人的东西。

每每李时珍有些繁琐杂事,这些质朴的村民,各个都是义不容辞,纷纷抢着要帮李时珍做了。

在他们看来,能帮恩人做事,那是荣幸。

爱屋及乌,李时珍的孩子,也是受到了追捧和优待。

那一年,民众给了医者尊严,医者给了民众重生。

李时珍忽然转头,看向高阳,面容带着一丝坚毅。

“你问我,为何会选择医道。”

“医者的确是地位地下,是被鄙夷的存在,可,我喜欢看见那些患者痊愈之后的面容,每当我治好一个人。

“背后所挽救的,都是一个家庭,父母依旧有儿子膝前孝敬,妻子依旧有丈夫为其依靠,孩子依旧有父母可以驼背放纵。”

“医者,不正是履行着如此职责么?”

说着,李时珍的眼中,便是浮现出了沉浸的神色,满脸欣慰之表情。

似乎,他也已经被自己所讲述的那幅画面所感动。

伴随着李时珍的言语落下,画面之中,那些民众也是依依不舍的送别李时珍。

次次如此。

那是发自肺腑的感情,没有丝毫的作秀。

纵然是领导视察,也绝无半分虚假。

不像是今天,一旦领导视察,就拼命的弄虚作假。

这么做,其实也都知晓,现实和上报的美好差了太多,他们自己都明白,却未曾改过。

与此同时。

在李时珍说完这一番话后,弹幕之上,讨论声也是越发热切起来。

“李时珍先生之仁义,旷古烁今,谁说医者当不得仁义!”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是满嘴仁义道德,但实际上做的却尽是一些偷鸡摸狗之事,哪怕是现在,网络上的公知,也是在各种媒体评论中,抹黑自己国家,试问,这种人,如何能与先生相提并论!”

“后世子孙张德,谢过先生,让我等见识到了何为医者之仁心,让我等见识到了古之大医!”

“后世子孙,张文,谢过先生!”

“后世子孙,程昱,谢过先生!”

一条又一条弹幕在屏幕之上不断滚动。

同时。

高阳也是朝着李时珍深深鞠躬。

这一躬,是为李时珍先生,恒古之勇气而鞠,纵知医道艰难轻贱,依然飞蛾扑火,和世间大道相斥。

这一躬,是为李时珍先生医者之仁心,纵然知晓世间山人无数,如若从流,必然平步青云,但依旧坚定心中之信念而鞠!

何人可知。

他曾任职京城太医院判,不过一年,便辞官回乡。

何人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