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元朝的历史

白白胖胖 2079字 2022-01-30 20:08:39


这里的老贼没有任何的贬义,只是高阳真的觉得这朱元璋可是他见过所有帝王之中,最棘手的人。

老贼,也只是形容他理性精明。

朱元璋看着高阳,他紧接着住口。

方才所有的火气都在这一刻消失了。

一个人一旦发现自己即将快要死了的时候,那么所有的事情都变得不再重要了。

哪怕朱元璋对自己的骨肉百般疼爱。

可是,自己终将要死,即使做了那么多,又能庇护后代几回呢?

他忽然惨然一笑。

笑声凄凉。

可是,笑着笑着,老头子居然一直在笑。

“可笑啊,可笑。”

他摇头晃脑:“以前我知道是那丞相的位子有问题,所以我便杀了那胡惟庸,废了丞相之职。”

“现在看来,这世上有问题的位子,不仅仅是丞相之职。”

朱元璋缓缓转身,指着他们身后金光灿灿的高台之上,象征着统御万民,无上权利的雕龙糅金大椅。

“就连这把椅子,也有问题。”

“咱前脚刚刚笑完唐太宗李世民弑兄逼父,后脚我大明就来了个叔夺侄位。”

老朱缓缓摇头,不甚感慨。

“这因果报应,应验的果真之快。”

他重新缓缓的走上高台,抚摸着金灿灿的龙椅,一转身,重新坐在了这上面。

朱元璋平日里,不喜这把椅子。

不舒服。

现在这么一坐,更加的不舒服。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遥遥的望着北方,似乎想起了那个守在国门的儿子。

“朱棣啊,朱棣。”

“咱要可以立他为帝,早就立了,何须他抢呢。”

老朱坐上了龙椅,立刻就如同换了个人,毕竟也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

比他当和尚讨饭的时间要长多了。

这帝王的威仪,并不是没有,而是平日隐而不发。

“朱允炆虽然性子软,可是这大明不能在像我一样硬了。”

“朱标早亡,咱心疼至极。”

“况且,这历代传家,只传长子,长子早亡,乃传长孙。”

“这才合规矩。”

“他朱棣苦就苦在是老四,他能力最强,性子也最直,所有子嗣里面,他最像我,这样不好啊。”

朱元璋说起话来,并没有像李世民那样遣词造句。

就如同是在和高阳谈家长里短一般模样。

朱元璋怔怔的说着,好像是自言自语,可是句句话都是说给高阳的。

这满朝文武大臣,有几个能听得了这番话?

若是朱元璋某一日真的敞开心扉,叫那方孝儒一起来聊聊天。

只要刚才这番话一说出口,恐怕就能吓的方孝儒三魂飞升,七魄溃散,生怕听完洪武皇帝的真心话,回头就被他砍了头。

帝王的真心,寻常人等,岂能得见?

见!就是死!

可是高阳不同,他横跨千古,只见帝王死,不见来者哭。

朱元璋叹气道:“若是我让朱棣当了皇帝,那其他几个兄弟,又如何是好?晋王呢?宁王呢,秦王呢?”

2

“他们各自持兵,镇守一方。”

“我若跨过老三,立燕王朱棣当诸君?”

“那这刚刚稳定的天下,岂不是又乱了?”

朱元璋此刻虽然表情不在那么愤怒,可是却心似刀绞。

他叹道:

“只能是朱允炆。

“也必然是他朱允炆。

“就算是朕知道了他朱棣不服,朕也不能立他。”

“要是他非要抢,而且还能抢到,那也是朱棣的本事,咱死之后,一了百了,怎么管的住呢?”

高阳微微一愣。

“也就是说,并非是你不喜朱棣?而是因为考虑了其他?”

朱元璋身居高位,看向高阳。

“不喜朱棣?”

“哈哈哈!”

“我不喜朱棣?那咱喜谁?喜那其他几个废才?”

“我不喜朱棣,岂会让燕王回应天府可住皇宫,待遇如同天子?”

朱元璋苦笑,笑不可抑,他前俯后仰。

半晌之后,才恢复正色道:“但是规矩就是规矩。”

“咱要是破了规矩,这天下岂不是人人都可破规矩?”

“我别无选择,吾孙朱允炆,也必为天子。”

“我让燕王朱棣镇守北平,是因为北平乃是国之门户,北平一失,家国难存。”

老朱的手在龙椅扶手上重重一拍。

“方才一怒,乃是因为他寒了我的心!”

高阳却缓缓摇头:“陛下。”

“倘若我说,燕王朱棣从未有一刻忘记你之所言,你当作何感想?”

朱元璋微微侧头。

“嗯?”

高阳迈步上前,一步一步,在朱元璋惊异的眼神之中,抬脚走上台阶。

这龙椅台阶和下面,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高阳却不在乎,他边走边道:“燕王朱棣。”

“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后世称之为:永乐大帝!”

朱元璋浑身一震。

永乐大帝?

他曾记起,曾几何时,朱棣尚且年幼,他跟随自己之时,他曾经为年幼朱棣提过一笔字。

“自修之道,莫于养心,此子永乐。”

如今时光一晃而过,再一回首,居然已经过去了二十余年。

可他年号永乐?

这一瞬间,朱元璋冰冷的心似乎被融化了些许。

他咬了咬牙。

强行镇定。

却听高阳继续说道:“自古称帝者无数,称大帝者,不过寥寥十几人。”

“朱棣在位二十二年,开创永乐盛世!”

“他疏通运河、威服蒙古、收复安南、荡平倭寇、铸永乐大钟。”

“他遣郑和下西洋,他亲征蒙古,以帝王之身封狼居胥,乃千古之从未有。”

“他开创内阁制度,影响后世东西方数百年,至今仍有沿用。”

“他说“斯民小康,朕方与民同乐”,后世评价永乐盛世,远迈汉唐。”

朱元璋闻言之后,更是震惊的直接从龙椅上坐直!

“远迈汉唐?”

朱元璋知道,后世评价固然有浮夸吹捧之意,但是敢这么吹,四子朱棣必然也有些本事。

老朱的目光再度柔软了几分。

高阳此刻已经站在了朱元璋的同一阶台上,他说道。

“朱棣登基之后,篡改史书,说自己的母亲乃是马皇后。”

“他修正所有典籍,为了证明自己得位之顺。”

朱元璋听的紧紧皱起眉头。

“这孩子……”

他鼻子发酸。

“若是有其他的做法,朱棣何须要改自己的生母呢?”

高阳站着反问。

“陛下在乎的一切,朱棣,同样在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