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最具影响力的人

白白胖胖 2164字 2022-01-24 21:57:25


“听说了没?高阳被海外官方媒体评选为三十岁以下,最有影响力的世界精英了!!”

“???”

“三十岁以下,最有影响力的世界第一人?”

“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刚才不是还有人说高阳的影响力不够么?请问现在呢?”

一瞬间,这个利好消息就像是给所有挺高阳的网友们来了一计强心针!

更像是原本就以十万兵马正在围城,忽然发现身后多了二十万援军,外加五百辆攻城车一样的畅快!

网络上面,风向直转!

一片惊呼声和叫好声不断响起。

世界三十岁以下最有影响力的精英,而且还是排名第一。

这绝对是一件给所有华人长脸的事情。

诺贝尔一年十几个奖项,但凡有一个华人获奖,都可以被大吹特吹。

这不亚于诺贝尔的排名杂志。

把第一的荣誉给了高阳,就说明了老外们对高阳的认可!

“嘶!”

“我记得,这个杂志排名出现三十年的时间,以前也有华人上榜,不过连前十都没有进去把。”

“别想了,你们在国内,消息没有那么流通,国外关于《上下五千年》的火爆程度根本不是你们可以想象的。”

“不知道多少RAP里面,现在都开始加中文了,你们还在讨论高阳配不配?”

然而,事情还是没有那么简单。

今天的消息简直就像是大海的浪潮一般,一波一波的砸向网友们。

“外国的一位知名教授貌似要专门来拜见高阳!”

“没错,用的词就是拜见!”

“他们这些人,对于我们华夏的历史是真的崇拜啊!”

“但是,他们对我们的上一代,乃至于上上一代下手的时候,也没见有多崇拜。”

“不管怎么说,我们没有资格替我们的前辈原谅他们。”

“就算是拜见,又能如何,虽然他们把姿态已经放的很低了,可是如果高阳见了他们,恐怕也会有人喷吧!”

“你们忘记了大唐李世民么?我泱泱华夏,仇恨永记,但是同样敞开胸怀,海纳百川!”

“糟糕啊,又是一道难题给高阳了!”

“人家带着拜见的诚意,放低姿态来见你,这已经是文化和文化之间的见面了。”

“如果高阳不见,那就显得我们大国气度太小。”

“而且他还要抓紧时间准备《上下五千年》朱元璋篇,高阳好难,这就是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么!”

随着外国教授要来见高阳的消息传出来。

各家媒体专门蹲在机场等待着那位教授下飞机。

那位教授一下飞机就被国内各家媒体堵住采访,一时间关于这位教授的信息被放了出来,并带有一张教授下飞机的照片。

在那照片上面,教授身后的助理举着一个牌子。

牌子上写着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看他们对华夏历史尊敬的眼神。

亦如一千两百年前,在大唐盛世之时,远度中土来学习文化的倭国僧侣一般无二。

......

当这个消息传递到了林台长耳朵中时。

他坐在车里。

点开了那张教授下飞机的照片。

当他看到这张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牌子时。

林台长眉头一挑。

如果没有记错,这是一千三百年前,大唐年间,外国长屋王制上千袈裟,布施给唐朝僧侣时,写在袈裟上的歇语。

这长屋王的本意,即是布施,也是求学。

歇语的原文是:山川异域,风月通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才感动了鉴真和尚,方才有他东渡外媒,弘扬佛法的典故。

这八个字的意思是,虽然我们在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拥有相同的美好事物。

可是这一次外媒文化代表团再一次举着这八个字来华。

那段尘封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好像再度重现。

看着他们下飞机时那一个个虔诚的表情,林台长忽然鼻子酸楚了一下。

在他的眼中。

那张照片上的下飞机通道仿佛变成了一个破旧的码头,码头后面是一艘风帆破损的木船。

一群长屋王时期的倭人身背行囊,一步一步的踏上华夏国土,他们目光敬仰虔诚。

他们身上的西装好像变成了麻草布缕。

他们的皮鞋变为了草织布鞋。

这些倭人下船,手捧袈裟,三跪九拜....

再一晃神,照片还是那照片。

时间也是一千三百年后的现代。

刚才的幻觉已经消失。

林台长将手机放在了郑志明老爷子遗像旁边,然后系上了安全带。

他深吸一口气,随后一脚油门。

车辆向着电台大楼急速驶去。

当林台长开着车刚刚抵达电台楼下的时候。

他将老爷子的遗像放在车后坐上,然后稍稍整了整自己的头发。

这两天因为要守灵,他的形象是有些憔悴了。

刚上电梯。

就听见同在电梯里面的一些电台工作人员们拿着手机议论纷纷。

“咱们台什么时候回复的这么有才气了啊!”

“据说前面有同事看到高阳去会议室了,应该是高阳自己的回复吧。”

“真的,我也觉得必然是他亲口的回复,这一下,网上那些质疑的人应该全部闭嘴了吧!”

“哈哈!通杀!痛快!”

电梯门打开,林台长一个人走下电梯。

他好奇的看了一眼逐渐关闭的电梯门。

不知道他们说的回复,还有高阳的才气是怎么回事。

而在此刻。

电台的官方平台转载了国民日报的那篇“人间俊杰,青年国士”报道,不但转发了,而且还加上了一句高阳的答复。

“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这答复以礼貌相对,谦虚内敛,可是却同样的锋芒毕露!

这条高阳对于“国士”的回复,可以说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

就被无数人截图发朋友圈,发围脖!

刚开始,还有些人没能看懂这句话。

可是到后来,各种相应版本的解释之后,几乎每一个年轻人都感觉到满腔热血开始逐渐沸腾了。

在电台还没有正面回复之前。

网络上还有人质疑高阳和国士这两个字究竟匹配不匹配。

他们的目光全部都放在,你高阳究竟配不配当国士,有没有资格当国士这个问题上。

不管高阳怎么回答,都不对劲。

说我不配吧,打了外国媒体的脸。

说我配吧,又显得太争名夺利。

可是现在,高阳的回答也很简单。

你们的格局太小了,哪里有什么配不配当国士之说。

若华夏青年每个人都以“国士”为目标,区区一个名头罢了,谁人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