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4章韩信
他转身朝着远处走去,口中淡淡说道。
“将来,如果有人追你,就答应他吧。”
此话一出。
不光是韩信懵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是纷纷呆住了,不明白高阳为何要没头没脑的说上这么一句。
“啥意思啊,虽然韩信有点小帅,但那个时代应该没有女子主动追求男人的吧。”
“啊?!怎么画风突然变得玛丽苏起来了?”
电台内内,林台长和薛导等人也是大眼瞪小眼,目光都是不解之色。
不过片刻,林台长就是笑出声来,摇着头说道。
“哈哈哈,高阳这小子当真是有趣的很。”
说着,他们看向仍是有些困惑的林台长,笑着说道。
“你们都忘了,萧何月下追韩信啊。”
“自然是要让韩信答应萧何,成为刘邦手下的将军啊。”
“害,原来是这个意思,我估计韩信应该是听不懂吧,哈哈。”
“不过这样也好,就让历史有着自己的发展吧。”
画面中。
只见五万只带了三天口粮的项羽大军,视死如归的冲向了四十万秦军的大本营。
此时不久前才击败了项梁的章邯不会想到,他们将面对的不是五万普通将士,而是五万只脑海中只有杀戮的野兽。
镜头逐渐拉远,漫天冲天的杀喊声搅动着天上浮云破碎。
这些破碎的云彩,仿佛也是逐渐汇聚成一幅棋盘
画卷。
只是,大秦一方,除了帅之外,最后一枚棋子,也是被天边涌现的乌云所吞噬。
巨鹿之战,彻底摧毁了秦军的主力。
项羽,名扬天下,一战封神。
却也是踩着二十万秦军的累累白骨,真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而大秦,气数已尽。
只有关中的咸阳城,在帝国的余晖中,逐渐被黑暗笼罩。
也,掀开了楚汉争霸的史诗风云。
镜头下。
巨鹿之战的尸山血海之中,无数战士如同蝗虫过境一般冲撞在一起的场景逐渐淹没。
不等被惨烈的战争画面震撼的观众反应过来,画面已经再次变换。
日月轮转之间,历史的典籍又再次翻了几页。
乌云笼罩下,北风萧萧中,昔日里巍峨壮丽的咸阳城,此刻只有四处奔逃的百姓,处于一片混乱。
巨大的轰鸣声中,咸阳城的大门被缓慢打开。
末代秦王子婴披头散发地跪倒在地,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他的眼神中早已没了秦人的骄傲,只剩下无尽的惶恐,亦如傀儡般懦弱。
偌大的秦帝国似乎从始皇帝驾崩的那一刻,就已经随之远去。
留下的一具空壳里,不过是已经腐朽的王公贵族,浑然不知大秦将亡,还做着千代万代的美梦。
“子婴愧对秦国裂代先君,愧对先皇啊……”
他的手颤抖着,缓缓举起了作为至高皇权的传国玉玺,放弃了抵抗。
秦王降,大秦亡。
正如始皇所言,自从定鼎天下之后,秦人的血,冷了,再也不是那个“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赳赳老秦。
虽然赢政创建了大秦帝国,但是作为统治阶层的,依旧是曾经战国七雄的秦国权贵。
秦虽然吞并了其他逐渐没落的六国,但是自身也不可避免的从内部开始腐朽。
在封建时代,这是一个独裁王国注定的命运,是无法挽回的历史悲剧。
然而这一刻。
电台内,林台长却是陡然睁大了双眼。
他不可置信的向前走了几步,凑近大屏幕仔细的观察了起来。
“传国玉玺!”
玉色温润大气,没有丝毫杂质的纯粹,却又蕴含着万般气象,犹如青空万里,内秀乾坤,浑然天成。
玉玺正面,清晰而又庄重的地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彰显君权神授,皇权至上的最高权威。
见此,林台长也是连忙走近一看,不由问道。
“难道这就是古代君王一直视为正统的传国玉玺?”
“传闻始皇采用和氏璧造就传国玉玺,不过后来经过各朝各代的传承,尤其是五代十国的混乱,早已经是在历史中消失不见。”
“据史料记载,后来所谓的传国玉玺,大多都是伪造的,并非始皇帝所制造的。”
他对于这一段充满了争议和传奇的史料记载,也是十分感兴趣。
对此,薛导也是点头说道。
“真不知道高阳是怎么制造出如此逼真的传国玉玺,即便是伪造品,但凭借这世间罕见的玉石成色,恐怕都能拍卖出天价啊。”
“要是真的,那将是我们华夏的无价之宝啊。”
说到这里,林台长也是笑道。
“虽说这玉石固然堪称绝世珍宝,但在高阳眼里,恐怕也就是道具罢了。”
“有时候,我真是佩服他能有这样的魄力,估计也只有他了。”
听此,无论是林台长还是薛导他们,都是深以为然。
与此同时。
镜头下,高阳的身影也是出现在硝烟弥漫的城墙上,他俯视着咸阳的陷落,也是见证着这座古老都城,注定的新一任主人。
画面中,咸阳城门打开的同时,阵阵马蹄声也是传入了所有跪拜在地的秦国旧臣耳中。
最前方,身穿黑甲的刘邦再一次出现在无数观众面前。
昔日那个放纵不羁的中年浪子,此刻却已是统帅着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了咸阳城。
这一刻,刘邦的呼吸都是忍不住沉重了几分。
他看着恢弘壮丽的咸阳城,目光中不可抑制地涌现出贪婪的神色。
三年。
他从弹丸之地的沛县,一路闯到了如今曾经的帝都咸阳。
自己也从那小小的泗水亭长,当上了手握重兵的一方统帅。
耳边依稀回荡着楚怀王熊心的承诺。
“先入关中者,为王!”
关中王!
“关中王,是我刘邦的了。”
他的心中暗道,表面却不露声色,嘴角却是不可抑制的露出一丝笑意。
面前的胜利,让刘邦有些忘乎所以,他策马奔驰而去,朝着最中央的咸阳皇宫冲了过去。
然而此时,镜头下。
刚才刘邦身边的一位谋士打扮的中年男子,却是没有想着去享受胜利者的果实,而是带着一对人马火急地前往秦丞相御史府,并派士兵迅速包围丞相御史府不准任何人出入。
然后,让忠实可靠的人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留待日后查用。
他正是萧何,汉初三杰之一。
府内的阁楼中,萧何看着这一册册的竹简成书,脸上满是如获至宝的欣喜之色。
作为官吏出身的的他,深刻的认识到秦国完善制度的价值。
相比国库里的金山银海,皇宫里的万千佳丽,这才是秦帝国最为珍贵的遗产。
电视机前,无数观众见到这一幕,都是不禁对着萧何此举露出钦佩之色。
“萧何不愧是一代良相,保存秦律,真是功在千秋!”
“是啊,又不然,这些始皇辛苦一辈子建立起来的珍贵中央集权制度律法,恐怕就要在几个月后,被项羽一把大火彻底焚毁了。”
“或许从这一刻开始,胜利的天平就朝着以刘邦为代表的的汉中集团靠拢了吧。”
“仔细想想,这就是一场新旧势力的激烈对抗啊,新的制度,终究战胜落后的制度。”